四川省优秀退役军人 | 熊健新:军魂铸就人生高度 进军高端特钢新蓝海 |
在中国科技城绵阳,李白故里江油,有一名被人们美誉为“北极熊”的退役军人,他是四川六合的创办者,他是特钢产业的领军人,他在中国的特钢界几乎无人不知,他带领企业吹响了主攻占领高端特钢细分领域的战斗“冲锋号”,他就是退役军人——熊建新。
军魂铸志 退役创业梦想启航 1988年,高中毕业后的熊建新报名参军,成为西藏武警总队的一名战士。2年后,他转业至江油市建设局工作。1994年,熊建新在家人和领导的反对与挽留中,辞职下海经商。在他看来,“青春伴着热血,无畏挑战,不惧风险,只因他的名字叫军人。” 2004年4月,熊建新与5位投资伙伴共同创立了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经过产业市场“侦查”,产品地图“作业”,熊建新将大大的红箭头指向了“叶片用钢的国有化”,吹响了主攻占领高端特钢细分领域的战斗“冲锋号”。熊建新说:“高端装备材料研发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脱了军装的我,直到今天,我仍然在战斗!”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对军队具有深厚情结的他,每一次的招聘都会特 别注明——退役军人优先,创业初期就吸纳了66名退役军人。成功的背后,饱含着艰辛,与许许多多实体企业一样,六合特材的发展经历了跌宕,甚至濒临绝境,有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不畅的瓶颈,有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更有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企业的灭顶之灾……但这些都未能让这个军营走出来的男子汉退却,熊建新带领他的团队以军人攻坚克难、英勇无畏的精神,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号令集结 破除叶片钢国外垄断 理想高远,不忘初心。叶片是汽轮机最重要部件之一,担负着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作用,而叶片用钢在那个时期,长期从国外进口,某些钢种还要受到国际钢业“寡头”的漫天要价、百般刁难,成为国家汽轮机制造“卡脖子”的高端材料。“六合特材要坚持自助研发,创造中国高端特钢品牌”熊建新已为企业发展绘就了蓝图。 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熊建新带领他的团队为梦想奋斗着,无论企业面临怎样的困难,每年10%的年研发资金一分也不能少。创业初期的六合特材租用农民用房办公搞科研,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科研环境下,六合的产品战胜了与之同台竞标的百亿级企业,拿到了叶片钢“国家级出生证”。 经过15年的潜心发展,熊建新带领的六合特材已与国际高端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完全接轨,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叶片和锻件调质态交货企业;“叶片用钢”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通过了国外发达国家以及中国“船级社”认证,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汽轮机叶片生产基地。
冲锋陷阵 进军高端特钢新蓝海 国家“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启动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和挑战。 面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已迎来的发展机遇期,2017年,熊建新作出了“战略想定”实施叶片钢、模具钢、其他高端特殊钢三大类产品的“443”结构布局调整,实现利润231.51万元,2018年入围全省制造业企业100强。面对国家工业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下的大形势,2017年,熊建新投资8亿元左右,上马航空与燃机合金技改项目,到2018年,真空感应炉、浇注车项目已正式投产,带动了全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唯有创新才能不败。熊建新知道,企业发展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15年间,熊建新主导成立的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28人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1200人的大公司,从年收入1200万元的传统制造企业,发展到今天年收入达28亿元的国家级高新企业,其汽轮机动叶片细分市场占有率10年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不忘初心 恒心不移筑梦新征程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群众;造福群众,是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熊建新从军营走上社会,从创业走向成功,不变的是军人情节,不变的是为民情怀。他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将精准扶贫和困难帮扶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工程”,他带领企业在对口帮扶的铜星乡菩提村积极开展产业夯基、金秋助学,他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凉山州布拖县扶贫招聘会,资助北川县通泉乡5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退役军人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被评为“江油市慈善形象大使”。 过去皆为序章。奋进新时代,熊建新将带领四川六合在新的长征路上追梦前行,努力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贡献“六合军团”力量。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绵阳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绵阳科技城领办创业企业十大领军人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耀称号的退役军人熊建新正以钢铁为翼,飞向更高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