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开展情况
我校在郫都区教育局关于“悦读伴成长 书香飘校园”-2017年成都市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引导下,教务处、德育处共同提出开展“书香班级”的建设理念,各年级各班积极响应,为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爱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孩子们享受读书,爱上阅读,各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共同商定了读书会详案。我们班读书会主题为“享受阅读美好 成就诗意生活”。通过建立“流动图书馆”,我们班级按每个人4本进行了配置,现有书籍589本,部分整齐摆放在教室右后角书架上,由两位“图书管理员”同学轮流进行书籍整理、管理。另外的由学生放在寝室或家里,一周后进行交换(图书漂流)。
1、保证阅读时间。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每天早读、下午上课前半小时以及晚自习前半小时的时间都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阅读。每个周末要求学生必须保证每天1~2小时的自主阅读,由家长监督完成,并将孩子朗诵的视频发到家长微信群里,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也让家长们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寒假、暑假两大假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以上,并形成读书笔记。
2、师生共读,赏析美文。老师和孩子们共同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是意大利 亚米契斯的经典著作,这本书是特地为9-13岁孩子写的,而四年级的小朋友正合适阅读本书,一个孩子以日记形式将一年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了详细描述,以孩子的视角和目光去审视生活的美丑、善恶,教会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有爱心、有活力、有担当的人,老师也能从中体会应该如何去爱孩子、教育孩子,反思我们的教育形态。每周利用阅读课时间进行讨论分享读这本书的感受,孩子们兴致高昂,讨论气氛浓郁。
3、做好阅读摘抄。我们班孩子共同阅读了《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要求每个孩子进行精读、做好勾划、批注。将书中美妙词句摘抄下来,适当理解记忆甚至背诵,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对阅读的最好诠释。每周孩子们将周末阅读的书籍、文章、段落等摘抄在“家校联系本”上好词、好句栏内。老师会对每个孩子的摘抄进行仔细阅读、检查、批改。经过这几年不断地摘抄积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主要读书活动及成果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品读文明经典,领略大家风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班干部认真努力的工作和同学们的积极性,我班的读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功。在活动中我班组织了早读主要以《论语》等传统经典为主,下午上课前和晚自习上课前由学生自主阅读为主。
主要读书活动介绍:
1、建立班级图书最多的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的资源,目前我班图书角有589本图书,是全校拥有图书最多的班级,学生定期带书充实书架。
2、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有效推动读书活动。有两位“图书管理员”轮流管理,建立借阅记录卡,每天开展借阅和归还登记,让图书流动起来,分享起来,充分让书得到有效的阅读。
3、推动开展多种读书活动。每天写一句“心心语”,每周做一次好词好句摘抄,每半个月写一次读书笔记,每个月读至少两本书。
4、开展读写结合活动,让学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互相阅读修改同桌或小组互相评改作文、日记的形式,让同学们“学人之长为已所用”,也让同学们学会欣赏他人,做一个谦逊善良之人。
5、实施读书评价和奖励活动,让学生读得有乐趣,有收获。通过阅读分享,孩子们共同举手投票,获得最高分的同学一次奖励三颗小星星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和乐趣。
6、推动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在家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书香流溢的家庭氛围。周末和寒暑假家长都利用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家庭阅读氛围浓郁。通过亲子阅读,增进了亲子感情,成就了更加美满幸福的家庭。
主要成果简介:
1、从借阅卡记录可以看到我们班每个同学每学期阅读超过20本,多的一学期达到40本。
2、成立了读书小组。每个月进行分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成果。美文佳句摘抄、读书笔记写作活动评比。
3、通过读写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以前作文只能写两三排的现在也能够写到200字以上了,大大的提高了写作的热情和水平。
4、学生参加征文比赛,上个月我班有6 位同学参加了“我爱运动”征文比赛,其中有1 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2名同学获得了二等奖,3名同学获得了三等奖。
5、书香家庭成果突出。班上98%的家庭为学生单独开辟了读书的房间,购买了图书架、书柜等,每家平均拥有图书100本及以上,最多的上千本,比去年家庭图书储存量提高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