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057

名称:建设路小学
三年级3班

班主任:严莉
藏书量:200

热度:
阅读活动开展情况 
  1、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如“每日阅读30分”、“亲子阅读”、“绘本漂流”、“图书共读”等项目,老师、家长以及全班学生积极准备,人人参与。“绘本漂流”活动中,一年级是热心家长无私捐赠图书,老师制作标签登记书目,孩子们每次拿到新的绘本,都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家长在家里也带着孩子共读,帮助孩子拓展识字、理解文本内容,分享阅读感受。“每日一诗”开展得扎实有效,不仅在每天早上前朗诵古诗、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而且固定时间(每周五早读)进行学习,加深理解。我们增加的内容,给背诵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并没有使学生知难而退,反而更激发了他们对古文诵读的兴趣,初步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2、积极阅读畅游书海。
  不管是读书节还是平常的日子,班上的孩子都喜欢看书,看书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课间,教室里,活跃着同学们看书的身影;老师常常读几篇文章和学生畅谈感受;班里已经举行了各种主题的关于读书的分享活动:课前三分钟讲故事、课前三分钟介绍一个成语故事、课前三分钟介绍一首古诗,讲故事比赛,好书推荐等等,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了阅读的范围,使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营造了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
班级图书角由学生每期捐赠2-3本图书,完全开放,孩子们课间即可随手取下图书开始阅读,对于感兴趣并且在学校没有足够时间阅读的图书,孩子可带回家阅读。班级图书数量达200多册,并且每期都在更换。  
  3、家长参与功不可没。
  我们班的家长非常支持学校举行的读书节活动。每一位家长都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家为孩子提供阅读角,购买图书供孩子阅读。每逢六一儿童节,家委会会为班级采购图书,充实班级的图书角。一年级开展漂流阅读的绘本是由家长无偿捐赠。班级阅读与成都微笑书库合作,也是由家长牵头联系,并配合老师积极展开申请,全班家长都参与了专业的阅读培训。每周,由家长组织的阅读小组会轮流安排家长走进班级课堂,带孩子们共读绘本,持续开展“微笑爸爸妈妈”活动。通过热心家长的引领,班级已经形成了家校阅读合力,积极开发家长资源,为本班的阅读活动注入更多的能量。可以说没有家长的参与,本班的阅读活动不可能如此丰富多彩,没有家长的支持,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有如此大的提高。

主要读书活动及成果
  1、新生入学,即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每一次家长会都向家长强调,并分享相关的文章,其中包括语文老师撰写的经验交流文章。
  2、从一年级起每日布置3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作业,坚持至今。寒暑假期为每日6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作业,并坚持积累。
  3、开展绘本漂流阅读活动。一年级起,通过向家长募捐,筹集了足够全班人数数量的绘本,制定漂流规则,粘贴标签,开展每周一次的绘本漂流阅读活动。二年级,通过向公益组织成都微笑书库申请,开展了全班的针对家长的亲子阅读培训,由微笑书库组织安排专业老师,对家长展开培训,参与的家长达到百分之百。随后,通过申请,由微笑书库审核通过,为我班配备了近百本绘本。这批绘本分为49份,每份两本,用书袋装好并编上番号,同时制定了漂流书管理办法和公约,每周两次(周一和周五)漂流,持续至今。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安排组长进行图书交换以及登记。
  3、开展绘本共读活动。
  A、老师在学校带着孩子共读绘本。老师在家长的配合下,收集了上百本绘本的清晰扫描图片,制作成PPT,在课堂上集中带着孩子共读绘本,并适时开展共读共说共写练习,加深对绘本材料的理解,培养口头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B、家长带孩子在家共读绘本。通过微笑图书的培训,老师的指导以及家长间互相的引领,家长有意识地在家带着孩子共读,在此过程中交流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塑造学生的人格。
  C、学生带同学共读绘本。利用制作好的PPT,学生在课堂上带着同学阅读绘本,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D、每周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本班名为“微笑爸爸妈妈”,家长走进本班课堂,带领孩子阅读绘本,家长精心设计教案,安排教学活动,分享阅读体验。迄今为止,走进课堂与孩子共读的家长达10余人次,而且此项活动在持续开展当中。
  E、开展图书共读活动。从二年级起,老师推荐共读书目,布置阅读任务,设计阅读分享,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作好记录,待全班阅读结束后,通过做阅读检测题检测孩子的阅读效果。前期阅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大山里的旅行箱》、《二年级的小不点》、《宝葫芦的秘密》等较长篇的图书,其中《没头脑和不高兴》还被改编成剧本,全班孩子参与排演,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一年级起,布置学生定期背诵古诗词。全班齐学齐诵《弟子规》,全文理解并能背诵,并将所学用于平时的行为规范。二年级齐学齐诵《三字经》,三年级齐学齐诵《幼学琼林》。具体操作为每周五在学校集中学习、理解,每天早读诵读。
  5、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每期开展一次好书推荐活动,通过学生间互相的推荐,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好书。
  6、课前三分钟分享阅读收获。从一年级起,本班即持续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三年来从未间断。每天一位学生,利用三分钟时间,走上讲台,采用播放课件、投影、讲解的方式,与同学分享了古诗、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动物知识、科学知识等阅读成果。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