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开展情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课外阅读应该是每一个孩子必备的营养餐,而一本本好书则是成长中的孩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本班一直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好书陪伴学生”为座右铭,积极构建特色书香班级。
一、营造书香氛围,让孩子有阅读的欲望。
1.积极动员,实施“亲子阅读”
向家长发出倡议,为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
2.美化教室布置,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为了营造浓浓的书香环境,我们在教室里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和“向日葵书吧”,每学期开学初由学生带来藏书,供大家借阅,并制定了班级图书借阅制度,特设了书香管理员,负责做好同学们每天借阅和归还的记录,同时也负责做好图书的更新、交换和补充。从而丰富了同学们的阅读资源。同时学校图书馆的开放也更充实了了学生阅读资源。
3.落实好读书时间。为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安排每天中午半小时为读书时间。每周四下午的托管课固定为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读书交流时间。
二、保证阅读时间,给孩子读书的空间。
1.晨读。合理利用晨读时间,把古诗文和经典诵读納入晨读计划,让琅琅的书声伴随孩子开始新的一天,真正让读书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
2.“午读”。中午午餐后的30分钟固定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时间。
3.“晚读”。为了保障学生回家的读书时间,我将每日的家庭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给学生看书提供时间保障。同时把读书也作为一项重要“家庭作业”布置,每天读书不得少于30分钟。
三、教给阅读方法,助孩子提高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三年级开始,我尝试着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结合单元教学,每单元进行一次群文阅读,每月进行一次整本书阅读。从而使原本需要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水到渠成地走进了课内,学生的阅读半径,几十倍地扩展。同时,在整本书共读的不同时段,开展导读课,分享课,延伸活动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主要读书活动及成果
一、开展读书活动,使孩子“乐读”
1、师生共读一本书
每学期开学之初,我都会为学生精心选择阅读书目,从低段的绘本阅读到中段的童话、小说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学生非常喜欢我为他们读书,许多孩子甚至等不及我下次读,自己回家也买书阅读,极大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宝贝讲坛”之好书推荐
在本班的“宝贝讲坛”中,每学期都会特设一期“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主题的好书推荐活动,对于小伙伴推荐的书籍,孩子们尤为感兴趣,争相借阅、购买,营造了浓浓的班级读书氛围。
3、为孩子办一张“阅读存折”
从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我就在班级设立“阅读存折”读书奖励机制,学生通过日复一日的课外阅读“赚”取金币,登记在“存折”上,并根据获得金币数量的多少和家长、老师的综合评价,每个月评比一次“阅读之星”,每学期评比一次“阅读达人”,并定期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学生在掌声中收获荣誉,在掌声中感受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尊严和自豪。
4、读书沙龙
每个月一次的读书沙龙,是让学生将这个月的阅读书籍和阅读感受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从而增加了交流共享,拓宽了阅读视野。
5、读书分享会
每月初,我都给学生推荐一本书,并分阶段以“导读课”、“分享课”、“延伸课”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在上学期中,我们就围绕《哈利波特》和《狼王梦》分别进行了“魔幻小说”和“动物小说”为主题的系列读书分享会。在激发阅读兴趣、拓展视野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渗透和阅读策略的指导。
二、收获硕果,让阅读大放异彩
从孩子入学伊始,我们班就持续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个孩子都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达到了“享受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的活动目的。在整个读书活动中,同学们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吸收知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2016年成华区“演经典”大赛中,本班代表学校参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同年,本班编排的《声律启蒙》节目受邀参加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2017国学春晚”。
同时,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强化了班级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诵读中,积淀了大量经典篇目,如《弟子规》、《声律启蒙》、《学生小古文100课》……在2016年的成都市、成华区“写经典、诵经典”比赛中,我班叶姝杉同学荣获成都市“诵读小明星”称号,潘星兆等14名同学荣获成华区“诵读小明星”称号。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倡导孩子读好书,为孩子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同时以身作则,坚持不懈,一起做最美丽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