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开展情况
我们首先向同学和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阅读是学生提高学业、增长智慧、陶冶情操的需要,是成长的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积极为孩子买书,避免家长干涉阅读。
第二、把阅读课程化,纳入语文学习范畴。我们在班级QQ群推荐人文与科学素养类书目。本班初一读了科技类书《十万个为什么》,传统文化类书《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成语故事精选》、《西游记》,保持童心的书《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教材必读书《朝花夕拾》《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人物传记《岳飞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代时文《智慧背囊》丛书。12个月共读13本。目前本班正处八年级,我们推荐了《时间简史》、《拿破仑传》、《红岩》、《草房子》、《拿破仑传记》《昆虫记》。八年级下将推荐《汪国真诗集》、余秋雨《文化苦旅》、卡耐基《林肯传》、 刘墉《创造自己》4本书。
第三、建立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读书。一是保障读书时间。我们每周确定周二下午第一节课为读书课,就让学生静静读书,老师不讲课。校外读书。学生床头放经典,每天睡觉前读书20分钟。二是教师监管阅读。规定学生一月读一本书,一周读四分之一,教师每周抽查。三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采用格式:情节、感悟、联想。一周两则,至少400字。四是举行阅读竞赛题,给分激励。五是设立图书角,学生可以分享图书。课间自由读书。
第四、以活动为载体,推进学生自觉读书。一是每期搞一次阅读讲演,交流读书心得。二是每逢民俗节,收集民俗文化办手抄报。三是节假日旅行,参观旅行地的人文风景,写配乐美篇作为作业上交老师。
第五、把阅读作为写作资源,让学生享受阅读成就学业的快乐。如读《中华成语故事精选》,让学生新编成语故事(如《守株待兔》故事新编)。读《安徒生童话》 ,新编表达自己心声的童话故事。
第六、把书籍作为学生提升生活品位的老师,让书籍飘香生活。
2017年春节,我们让学生利用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所得知识,做“红红火火中国年”作业。要求买对联贴上,辨别上下联;挂中国结。为年夜饭做鱼,寓意年年有余;新年初一动手包汤圆,寓意万事圆满;初一给家人炒红油菜,寓意红红火火。在QQ群发动家长提供条件,协助学生上传作业图片,每项给操行分并公布。新年后以此为素材写作文《春节真好》。
暑假读点植物种植类的书籍,在家种植植物,养性情养文气。今年暑期,我们让学生栽种花卉植物(如波斯菊),瓜果类植物(如丝瓜或辣椒)认真观察两个月,8月底写《暑期栽种记》。
主要读书活动及成果
一、经典进课堂,随书走四方。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是我们的读书课,这是我们日常的也是最重要的读书活动。学生静静捧读书本,品书香,随书穿越古今,漂流四方。腹有诗书气自华,升华内涵唯书香。
二、经典化资源,写作文,自编书籍。我们为认识世界而读书,为丰富内涵而读书,为指点人生而读书。反映阅读的美好,展示自我的改变和提升,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写作。我们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开展过《读书给我幸福》、《与书相伴》、《阅读的滋味》、《成语故事新编》、《游走在经典的古诗里》五次写作活动。我们读书,也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初一结束,我们每个人都编了一本自己的书,虽然还只收入了15次作文,书薄薄的,但是这已经足以让同学们感受到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喜。
三、经典助推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配合学校开展孝亲活动,读《中华五千年》在课前五分钟讲孝亲小故事。
四、经典传承民族文化,手抄报活动展示文化魅力。本班初一上期至现在初二阶段,先后办了《我爱中华莲文化》、《端午民俗》、《明月照中秋》三次手抄报。我们张贴在教室内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五、开展讲演比赛活动,分享读书体验。我们在班上每期开展一次比较正式的讲演比赛。先在较长的自习课上让学生写作,指导学生交流感悟,说说读书对自己习惯、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改变。然后分大组试讲,选出一名同学。最后全班讲演。所有倾听者自由点评。讲演完毕,全班投票评2名最佳讲演者、2名优秀文稿写作者、2名优秀评委,颁发奖状。平时搞一些非正式的讲演,如课前三分钟小讲演等等。
六、读《中华五千年》学民俗,过红红火火中国年活动。目的就是继承民族文化,在传统节日中学习民俗知识,保留民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是应该有此意识和责任的。方式在上栏有详尽介绍,不再重复。
七、暑假读《十万个为什么》关于植物知识的内容,种植植物,亲近自然,养性情养文气。今年暑期,我们让学生栽种花卉植物(如波斯菊),瓜果类植物(如丝瓜或辣椒)认真观察两个月,8月底写《暑期栽种记》。上图是学生栽种的花生已经发芽,带给人创造生命的喜悦。读书籍,读自然,读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更生动的阅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