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
用大爱诠释公益的力量
中国梦——记梁高践行社会扶贫足迹
梁高出生于绵阳游仙区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其父母收养8个孤儿的善举给梁高尚还幼小的心灵植下了善良的种子。梁高初中毕业后,从清洁工干到拥有数千万资产的建筑大老板民营企业家,愈发增长了他立志投身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助推有志贫困青年创业的爱心。
捐资助学 6000贫困学子终圆读书梦
1995年夏天,梁高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一位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后,因无法湊齐学费绝望自杀,其父母悲恸欲绝,也双双自杀身亡的事,深深刺痛了同样来自农村、同样曾家境贫困的梁高的神经。帮助贫困学生实现读书梦想的想法愈发坚定迫切。同年8月,梁高和几个朋友到在外面吃饭 ,一名服务员不小心把油撒到了他的衣服上,当梁高得知这位服务员是因为没钱读大学而出来打工的,他的眼睛湿润了。当即决定出资4000元帮助这个学生。
自那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地“迷恋”上了做慈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了梁高的座右铭。2001年,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梁高助学基金”,下设了助学管理办公室,正式把慈善作为自己的事业来抓。2003年6月,梁高的企业遭遇了资金周转困难,但他却没有放弃“慈善事业”,毅然将价值100多万元的奔驰车以30万的低价变卖,全部用于捐助贫困学生。2004年,与省扶贫基金会栋梁分会合作,建立了“栋梁工程梁高基金”,20名分布在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家重点院校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受到“梁高助学基金”资助。2005年,梁高义无反顾地将自己辛苦创办的价值伍仟万元的“高展企业”全部卖掉,其所得款80%全部用于慈善公益事业。他还将51亩价值人民币300万元的土地捐赠给绵阳市扶贫开发协会,其收益用于长期资助贫困学生。
1995年至今,梁高已在全国资助了涵盖24个名族的6000多名学生,遍及绵阳各县市区以及德阳、甘孜州、凉山州、安徽、湖北等全国各地。
此外,他还在捐资助学的同时,出资帮扶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对此,梁高心中有着他自己的理解:“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育改变的则是一个民族的命运”。
在梁高办公室,有两个整齐叠放的大纸箱的“礼物”。这些年来,数以千计受他资助而改变命运的贫困学生,以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来信,感谢他对他们的无私资助。
“造血式”帮扶 为创业青年撑起一片天
在长期的扶危济困中,梁高认识到,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转入“造血式”扶贫的良性轨道,他们才有致富的希望。于是,梁高通过资助,让一部分人实现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从2001年起,梁高一边资助贫困学生上学,一边为有志青年(大学生)提供创业基金。对于有志青年的创业项目,他都亲自去考察,每天工作至少十小时以上,他对每一个创业青年的项目给予指导。
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乡的王永胜,从小因患小儿麻痹留下残疾,经梁高鼓励和资助,现带领广大农民参与种植特色中药材金银花,规模已达3000多亩。种植户已达800多户,每年每亩可增收1万余元。在梁高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北川“羌缘红”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和金银花专业合作社。
北川羌族自治县“畜兴兔业专业合作社”在地震中被毁得面目全非,梁高得知情况后,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实地考察,调研,先后个人资助18万元给“合作社”重建。他四处奔走,八方呼吁,终于赢得了一些金融机构,爱心企业的支持。如今的“北川兔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拥有一个规模优良种兔繁育基地,数个饲料种植园和一个可容纳5000只的商品兔养殖场,覆盖了周边江油市、涪城区、三台县、安县的几十个镇、村的4200余户农户参与养殖,为养殖户每年带来了2—3万元的收入,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被国家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授予“重点星火项目示范点。
像王永胜、“畜兴兔业专业合作社”一样,得到梁高鼓励和支助成功实现创业的共148人,带动就业8650人,涉及种植,养殖、手工工艺、职业培训、商贸、建筑等行业,同时,他“以创业促就业”扶助特困群体,完成了对4000多户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培训,为贫困人口就业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同时,作为绵阳市扶贫开发协会理事长。他带领的协会不断壮大,社会影响越来越广,与国内外公益机构、机关单位和全国各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联手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募集资金扶危济困,通过项目推荐、资金争取、技术培训和产品经销等多种方式,帮助数千农民脱贫致富。
四次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汇聚社会爱心温暖人间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梁高当即辞去省扶贫基金会副会长职务,带领协会全体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深入灾区第一线险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中。以个人和协会影响力募集回资金、设备设施、物品共价值9000余万元用于灾区的恢复重建和改善民生:包括安县秀水镇红光小学重建工程,江油市二郎庙镇第一中心小学重建工程等以及江油、梓潼县、三台县的镇村卫生院所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救灾期间,梁高个人捐赠100万元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还另出资60余万元用于协会办公、差旅等。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梁高赶赴灾区,个人捐资10万元购买生活用品发放给灾区群众,还带病坚持当自愿者,还为这里的灾后重建自费往返于北京中国扶贫基金会,经过不懈努力取得支持,带领自愿者团队冒着零下20℃的严寒,为甘孜州石渠县奔达藏族乡送去价值100万元的70套“太阳能光伏家用电源”设备,为受灾藏族同胞送去了光明和关爱。
同年8月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梁高及时奔赴灾区参加抢险救灾,并捐资3万元和价值5万元的生活用品,向壤唐县爱心捐赠20万元用于人蓄饮水工程项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慈善的真正意义。
雅安芦山地震,第一时间带领志愿者把协会单位捐赠的生活物资送到灾民手中,用实际行动温暖了灾区百姓。
辛勤的耕耘给梁高也换来了众多的回报,四川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绵阳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被市政府授予“扶贫助学模范”;曾荣登中国好人榜并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绵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被授予“助人为乐”模范称号等多项荣誉,其带领的绵阳市扶贫开发协会荣获绵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扶贫开发先进单位”称号。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梁高认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在别人困难时,能竭尽所能地帮一把,那么,也就得到了分享别人成功快乐的机会。
18年来,梁高的脚步踏过省内外无数个困难地区,他的扶贫助学行程达15万公里以上,为创业者服务行40万公里以上。他的先进事迹不胜枚举。然而,梁高却异常的低调,从不向外界谈及这些,而面对一些主动找上门来的媒体,梁高更是避之不及。他说:“我的一切都来自于社会,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学会感恩,人生才会更加精彩”。